如切如磋共教研 交流促进同提升
---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校区“三课一活动”之教研活动
秋高气爽日,奋进正当时。为了持续深化县教科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有序高效地推进新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着力提高课堂质量,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校区常规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2021年9月16日上午,学校分包年级领导深入四年级数学组参加先周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由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组长徐海燕老师组织。
首先,由主备人徐海燕老师谈整体教学思路及教学重难点突破:“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过程中,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以及1平方厘米的探究经验。学生以往的经验是以正方形的面积来描述面积单位的。以此为基础,分别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来描述“公顷”和“平方千米”,学生更容易理解。
陈红老师认为: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毛雅菲老师认为:首先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上理解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然后需要结合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更好地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
牛丽芳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选择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反复感受体会,逐步加深印象。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100米,1000米有多长?然后想象边长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大的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1平方千米,从抽象变具体,初步感知它们的大小。胡红梅老师认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困难。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1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
武艳丽老师建议: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以及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时,可以教给学生“大单位配小数,小单位配大数”这样不易混淆。巩固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关于计算正方形或者长方形面积的题目,因为公顷毕竟是个面积单位。另外,也让学生意识到公顷不是只能形容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形容长方形的面积。杨晋青老师建议:公式换算,如1公顷=10000平方米,要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这样便于学生们记忆。
教导处胡艳丽老师主要从今后如何写好反思作了总结:首先记录好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或捕捉值得思考的现象。其次要思考。针对记录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可以独立翻阅资料也可以利用教研时间组内教研。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和现象的方法和手段,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相信,在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总结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本次教研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每位老师都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相信老师们会抓住每一次教研的机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努力追寻有品质的高效课堂!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