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

2010年07月08日 10:31:11 来源:五台东冶实验小学 访问量:497

 

  于丹最新感悟:

  许人现在,不如许人未来。

  不当有拦路癖的过来人

  无论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尊重生命的成长。

  据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听过于丹上课的话,就是最大的遗憾。然而,她最吸引人的特质并不仅仅是观众所喜欢的: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语言优美;而是她富有魅力的独特人格。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深刻尊重。

  于丹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到那个关于登月的故事。说一个小男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节日里蹦跳,结果满身泥浆,对着窗口正在煮饭的妈妈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去了!他的妈妈非常温柔地回答:好的孩子,但别忘了回家吃饭。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对着镜头说,妈妈,现在我要回家吃饭了。这个故事打动了许多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在当今社会价值理念倾向于实用主义标准的时候,能够敢于说出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实在是需要勇气的。

  在现在的环境里,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看蝴蝶就会被妈妈批评,你为什么不去练钢琴;一个小男孩捏泥人也会被爸爸责骂,为什么不去练习打字。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一只美丽的蝴蝶,或者一场欢愉的游戏,远远比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更重要。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在孩子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急于将批量的教条灌输在他们的脑子里。这句话和于丹的教育理念很相似。她曾经开玩笑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有叛逆,但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等我们在成人的世界游刃有余的时候,就不再尊重而是排斥生命的成长。

  可是,站在青春的路口,面对曲径通幽的小路,又能有几个孩子可以像成年人那样持重呢?这样的时候,母亲常常拦住孩子:那条路走不得。孩子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只好不断地叹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孩子发现大人们没有骗自己,那的确是条弯路,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不停地走,最终还是会走过来的。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也许可以看见一位年轻的朋友,正站在自己当年的路口。

  于是,自己也忍不住喊道: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看了看她,再看了看自己,只能笑着说一路小心!

  过来人常常患有拦路癖,为避免走弯路而一再提醒后来人,甚至因为他们的不听话而伤心。但是,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历练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于丹就这样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职能--大学老师就是陪着学生摔跟头。人生中的很多跟头摔得越早,孩子长大以后免疫力越强。要是等长大了再摔,那是要命的。所以,当她的学生恋爱了,她不会横加阻拦,因为拦不住。但是可以帮助他在受伤后裹裹伤口,告诉他没关系,老师也是这么过来的。恋爱也好,失恋也好,都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做人。这才是成长与挫折最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已经开始不断挤压我们内在的天性。在这种状况下,道家的积极意义就逐渐凸显出来。道家讲究无为、顺应;具体到生活中,就是尊重生命、尊重成长。在这种尊重中,让一个人将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作为大学老师,常常要面对二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在接触中逐渐了解:他们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注定了他们接受事物的方式。他们不喜欢说教、强迫、指责、填鸭式的批量接受成年人的教育理念。相反,只有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和思考,让他们自己接触事物,自己体会生活、感悟生命,才能够让教育获得最深刻最持久的意义。所以,在一次与龙永图谈论师道时,于丹说,老师就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提升学生前程的人。也许她不一定满腹经纶,但必须学以致用,首先要学会对成长的一种敬意。

  有一个学生告诉于丹:每个小孩子都是天上折断翅膀的天使,来到人间,就是为了找到一个为他缝补翅膀的人。原谅鲁莽、青涩,为她们缝补翅膀的人就是她们的老师。在修补翅膀、送还她们梦想的时候,也许,应该追问的不是她们的错误,而是抚平她们的伤痛,把她们重新送入更美的云霄。

  读书最后就是求一乐

  写诗要这么费劲,我宁可去放牛。

  很多中国读书人都喜欢陶渊明,夸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或者敢于放下名利枷锁寻求自由的快乐。陶渊明的日子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羡慕呢?仔细想来,就是因为他可以把一份窘迫困顿,过成洋溢天地的欢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之间南山自现,是不用去追寻的,是自然在那里的。但是心不在,便看不见。

  陶渊明那一轮悠然见到的斜阳,温暖了后世所有带霜的菊花,也为后代读书人留下了这方可以躬耕自守的心灵田园。陶渊明写诗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不乐复何如其实正是读书中最高的境界。读书是为了获得快乐,像今天很多人只是为了考文凭、发文章、拿证书,在恶补的时候把一本书硬读下来,并没能认真消化其中的精髓,失却了读书的从容心态,就没什么乐趣可言了。所以,于丹说,陶渊明读书最后就是求一乐,而她本人也非常赞同这种轻松阅读。她最不喜欢的就是郊寒岛瘦苦吟派,三年吟二句,捻断数根须。人生能有多少根胡子够这么捻呢?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写诗要这么费劲,我宁可去放牛。
很多人抓住这样的话来反驳与于丹,说这是反智主义的抬头。但也有学者替她辩护,六经注我是对人生体悟的高超阅读,是对个体心性和生命的一种全新阐释。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化的世界,于丹提倡轻松、快乐的阅读,是希望人们可以少一点功利目标,多一些随心所欲的阅读。在利益、晋职、升学、加薪等目的外,人们可不可以少过一些用脑子的生活,多过一些心灵的生活呢?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或许这才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读书完全可以像散步、登山、滑雪、垂钓一样令人快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丽江的艳阳中与西湖的雨丝中阅读,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这才是人生最应该追求的境界。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如果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利益,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有很多人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都曾在日记簿上记下了一段段这样的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激凌,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合情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出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自己的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场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林语堂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在享受人生这一点上,于丹和大师林语堂是没有分别的。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快乐,却反对因为读书而令自己的精神套上枷锁,在她看来,那些忍辱负重的人,都是不会生活的人,在人生长长的履历表上,最后填写的终将是如上所述的遗憾。

 虽然在于丹《论语心得》大卖的时候,仍然有著名博士联合抵制她的书,但丝毫也没能阻挡于丹迷们的热情。毕竟读于丹的书令人心境畅快、明亮。读书是一种生命人格的提升,是让人可以更加通达、透彻地感悟人生;是为人生找到解脱的途径,而不是让人们更郁闷。按照于丹老师给大家的点拨,所有的知识都是应该用来开阔心灵的吧!

  只有健康的学生,没有完美的学生

  所谓缺点就是优点的延长线。

  于丹老师说过的最为感动学生的话就是那句--只有健康的学生,没有完美的学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谁都有缺点和优点,这些都可以统称为特点。成年人的身上也一样有缺点,所以不能用完美来要求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扬长避短就可以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会是优秀的。

  据说,莫扎特7岁时在法兰克福市举行音乐会,一个14岁的男孩去了他那儿。

  你演奏得那么出色!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得这样好!

  为什么?要知道你完全可以,你试一试,如果不能成功,你再开始谱曲。

  但是,我想写诗……

  要知道,这是很有意思的,写好诗想必比写好音乐困难些。

  不是的,很轻松,你试一试……

  和莫扎特说话的是少年的歌德。

  后来,两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音符:一位是大音乐家,另一位是大诗人。

  许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羡慕他人的成功,认为自己比别人笨、我哪是成才的料、像他一样出名太难了。实际上,人的兴趣、才能、素质在不同方面也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没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那么只能是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便灵光焕发。阿西莫夫一直努力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真正聪明的人并不是一定拥有全方位过人的才能,只是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

  成功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短项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敢于放弃短项,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转向优势,这样你就会容易成功。成功者尽管其路径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扬长避短。
古语云:甘瓜苦蒂,物不全美。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什么精灵通神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这一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完美,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可实际上,任何人总是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长处再多的人,也不免有所短;缺点再多的人,也必定有所长。

  2005年奥地利圆舞曲大王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80周年之际,一本新出版的传记以几百封从未曝光的书信为依据,指出这位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等许多著名圆舞曲的施特劳斯,其实动作笨拙,不会跳舞;他还害怕阳光,非常胆小;也害怕黑暗,不敢独处,没有半点幽默感。原来真正的施特劳斯与众人想象中的活泼形象完全不同。

  这说明,大师也不是完人、超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他的缺点和失误比之他们给予人类的贡献,却永远都是次要的。

  就像维纳斯塑像的断臂,引得众多的学者、文人、工匠进行思考、论证、试验,想对她的断臂进行重新安装。可是,种种假设和计划均告失败。于是,围绕在维纳斯身上的神秘感越来越浓。作为爱神,断臂的维纳斯似乎更受人们的喜爱,也更能引起人们作种种的猜想和遐思。在这个意义上,并不完美的缺憾丝毫也不影响她的美。

  就像于丹自己介绍的那样,她从小数学就不好,算术题从来没有算明白过。经常是一道应用题,算到最后,农民不但没有受到压迫,还反过来剥削了地主多少钱。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在语文学科上的突出表现,掩饰不住她如水的思路、卓越的口才,更没能阻止她如今弘扬国学的脚步。所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作为一名老师,于丹能够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就是为了用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不管你有怎样的缺点,都不要和自己较劲。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相比,那样的话,谁都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正视自己的不足,甚至当成可口的笑话来讲给大家听;尽力去发挥自己的优点,成就自己别具一格的人生。

编辑:须老师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五台东冶示范小学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东冶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五台县东冶镇东街东胜开发区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